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狄俄尼索斯精神和阿波罗精神的体现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5-19 16: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 梁堃 摘 要:狄俄尼索斯精神和阿波罗精神是文学中常用于描述人物性格的常用语,由哲学家尼采提出[1]。本文将以雷雨和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三组人物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种精神的体

作者: 梁堃

摘 要:狄俄尼索斯精神和阿波罗精神是文学中常用于描述人物性格的常用语,由哲学家尼采提出[1]。本文将以雷雨和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三组人物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种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狄俄尼索斯精神;阿波罗精神;对比

作者简介:梁堃(1984.01-),女,河北承德人,本科,助教,主要从事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7-0-01

狄俄尼索斯精神和阿波罗精神是文学中常用于描述人物性格的常用语,由哲学家尼采提出[1]。狄俄尼索斯象征动态的生命之流,不受任何阻碍和约束,不顾一切限制,由狄俄尼索斯精控制的人会陷入迷狂,追求自己欲望的本我之意。阿波罗精神是秩序、节制和形式的象征,是个性化原则,在生命的动态过程中祈祷了控制和约束的作用。狄俄尼索斯精神和阿波罗精神在人物的性格中是对立的,同事也是相互制约的。本文将以雷雨和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三组人物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种精神的体现。

一、周朴园与伊弗雷姆·卡伯特

在《雷雨》整部剧作中,由于受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周朴园的行为、思想大多数是被阿波罗精神所控制的一个人。但他在侍萍离家30年后对当年侍萍居住屋子摆设的还原,生活习惯的保留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内心也渴望爱情,渴望真实的情感, 是狄俄尼索斯精神的体现。周朴园的阿波罗精神又体现在他与蘩漪的相处中。娶蘩漪为妻子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上流地位而找寻的“门当户对”的人。与妻子相处时,就像高高在上的家庭统治者一样,表现出的全部都是骄横与专制,亲人要绝对服从。对于蘩漪的反抗,他只会使用误导性的、独裁的手段告知家人、仆人妻子病了,需要吃药。

同周朴园一样,《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伊弗雷姆·卡伯特同样是一个专制的家长。因受到了清教主义思想的制约,卡伯特认为人只有像石头一样坚硬上帝才会造福于他。而他也是这样做的,他每天辛苦的,不断地,永不停息地劳作。为了上帝召唤他,他放弃了舒适的环境居住,而是在充满了石头的土地上建起了农场,不论身体有多么疲惫也毫无怨言。同样卡伯特也以坚硬来衡量家人,让三个孩子从早到晚为自己工作,不给片刻休息的时间。但当他知道自己的第三任妻子与继子产生乱伦之恋,欺骗自己生出婴孩之后,卡伯特的性格又体现了他的狄俄尼索斯精神,他打算烧毁房子和农场却放走了牲畜,面对亲人的离去,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

二、周蘩漪和爱碧

按作者曹禺的描述周蘩漪是一位受过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说她是旧式女人是因为她没有生活来源和生活自理能力而不愿也不敢走出周家,只能默默忍受周朴园的欺侮,这就是她阿波罗精神的表现。但由于她与周朴园之间的矛盾,二人感情的缺失,及周朴园当着孩子的面逼迫她喝药的极端做法,导致她的内心产生一种强大的狄俄尼索斯精神,打破传统的封建道义,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但同时又恐惧传统道德,即使与继子相恋,蘩漪的内心始终有着一种犯罪感,对周冲迷恋上仆人一事又以封建婚姻中的“门不当户不对”的传统观念加以干涉。但最终以报复性的手段公开了她与周萍的私情,由此可见两种力量的争斗后,她的俄尼索斯精神最终主导了她。

虽然是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中,爱碧同样也是一位苦命的女性。年轻时辛苦的劳作也没有逃离悲惨的命运,孩子,丈夫相继而死,她又变得无依无靠,所以她嫁给了比她打出近40岁的伊弗雷姆·卡伯特,希望通过继承遗产来获得富足的生活。然而当她走进卡伯特家的中,她发现了在她的计划中出现了一位强有力的竞争者--伊本,她的继子。这时,爱碧决定用一种不道德的手段得到她想要的财产,生个名义上是卡伯特的孩子。她引诱了伊本与她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顺利的生下了一个婴孩,然而在此过程中她的内心转变了,她发觉到她真的爱上了伊本。当爱碧得知伊本痛恨她要离开她时,为了证明自己的对伊本的爱,她亲手杀害了他们的孩子。由此可见,爱碧最初的阿波罗精神彻底被狄俄尼索斯精神击败了。

三、周萍和伊本·卡伯特

周萍是周朴园与侍女侍萍的私生子,当她看到继母蘩漪被父亲折磨的痛苦生活后对蘩漪产生了同情进而发生了不伦之恋体现了他的精神中狄俄尼索斯特点。但不久道德的约束使他深感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了自己在家中的尴尬角色,留在家中只会让他一天天在煎熬中度过,在愧疚中残喘。在周萍深陷绝望之中时,侍女鲁四凤的出现解救了她,进而两人产生了爱情,如果说周萍对蘩漪只是一时冲动,那么他对四凤则是真正的爱。正在周萍努力地找一个能把他解救出苦海的人时,四凤出现在了他的找寻中。四凤担心他们的事情被周朴园发现,周萍担心他与蘩漪曾经的私情被四凤得知,两人在偷偷摸摸中交往着。这时的周萍,他的内心极大地被阿波罗精神统治着。而最终要带着四凤离开家的决定又再次体现了他的狄俄尼索斯精神。

伊本·卡伯特伊弗雷姆和第二个妻子生的儿子,他既秉承了母亲的那种敏感、对美的希冀和对爱的渴望,也继承了父亲那份残忍和贪婪。偷走父亲的金钱,设计与两位哥哥签订合同买走他们应继承家庭财产的股份。而对于继母爱碧他一直处于狄俄尼索斯精神和阿波罗精神的矛盾斗争之中。他十分清楚爱碧的到来成为了他得到家庭财产的有力竞争者,而同时又不能管住自己内心深处对爱碧外形的迷恋。但当两人的爱情冲破一切提防的时候,伊对爱碧本炽烈的狄俄尼索斯激情燃烧起来,以至于最终愿意与爱碧一起接受杀死孩子后应受到的法律的惩罚。

曹禺和奥尼尔对两部剧作中的人物描述是从人自身的内在矛盾与剧烈冲突进行剖析与诠释的,即人的“灵魂悲剧”中去考察人的命运与悲剧真谛[2]。从这些被分裂和扭曲的灵魂来看,两部剧作均深刻揭示了病态社会中病态人物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郭小利. 为生活而艺术--解读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3月:45

[2]肖利民. 狄俄尼索斯与阿波罗--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中分裂的双重人格. 江南大学学报. 2008年12月: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4270150.htm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nkjxyxb.cn/zonghexinwen/2020/0519/369.html



上一篇:电视谈话类节目策划文案写作要点分析
下一篇:湖南科大、湖南工大、吉大、湖南科技学院4所大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投稿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版面费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