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模式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19 16: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 言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是日常交际的基础,也是判断其语言水平 的重要指征。然而,现行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存在诸多

引 言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是日常交际的基础,也是判断其语言水平 的重要指征。然而,现行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课程效率不高,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帮助学生适应新时代对英语能力的要求,课程革新势在必行。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从课程思政视角下进行教学模式革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亦是非常重要的举措。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也能丰富课堂内涵,还能寓道于教,寓德于教,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一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一)“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特点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具有综合性强,自由度高的特点。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音技巧与能力,逐步增强学生语篇理解力,提高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能力。同时,透过语言理解文化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进而最终提高语言综合能力。“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既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又是对综合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填补中西文化和语言习惯之间的鸿沟。课程自由度高体现在不拘泥于单一的听音材料和听音方式,而可以采取多样化、灵活性强、弹性大、富有创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广东理工学院是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比较高,同时,每年都会派出大量的教师外出培训更新知识,也会派出大量的教师到企业中去实践,加强校企合作,还通过教师带队和学生一起到企业实践,同时鼓励教师多做科研,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提高教师们能力。建设一支知识和能力结合的教学科研队伍。其次,学校还聘请了注册会计师和很多企业会计总监、财务经理来我校兼职任教和培训,这些对我们“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都得到提高。

(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现在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大多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选择单一的教材,通过反复听音、教师讲解、学生机械模仿、教师公布答案的流程化方式来讲授。听力材料时效性差、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兴趣不高。此外,课程的评价方式也缺乏多元化,未能有效激励学生和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而忽略了文化与价值观的传递,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事实上,大部分英语教师只懂专业,但不懂思政,所以也没有能力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有机结合。但是,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无论什么课程,都应承载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培养学生客观、公允看世界,坚定政治信仰和文化自信,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外语专业素养、听力能力的同步提升。因此,现行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思政素养不高、课程评价方式效力不高等问题。

基于拓扑冗余度评估的大型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优化//魏书荣,刘昆仑,符杨,冯煜尧,胡浩,张开华//(18):84

二 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

(一)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寓思想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

在教学中,最大化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课堂,让学生多维度地享受到个性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高效地学习。线下的课堂教学为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教师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拓展、交流与互动,磨练听力技能,同时融入贴合学生兴趣与需求的思政内容,隐形浸润,适应时代发展。同时,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线上为学生提供充沛和多样化的听力资源和其他语言学习资源,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语言实践和专业学习。最后,教师还可以线上设置专题讲座,如“大国之美““中美教育理念对比”“中西方礼仪”等,输出“学术诚信”“工匠精神”等核心价值观。通过立体课堂,促进线上线下联动,灵动教学,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

(二)革新原有的教学方式,构建立体式课堂

语言的功能主要分为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社会功能是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传递文化、社会生活及价值观的工具。思维功能是指人们既用语言进行思维,又用语言调节行为。语言的教学要为其功能服务。然而,现在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主要聚焦于语言技能的学习,因此,应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英语国家文化介绍,并适时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同时,唤醒学生对等、有效的文化自觉,进而激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培养坚定的“文化自信”[2]。在此基础上,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辨力的培养,通过正确的问题设置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讨论,使课堂活跃起来。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优化课程内容。借助优质网络资源,如Ted Talk、China Daily、BBC等网站,向学生介绍“Chinese New Year 2016”“The Story of China 2016”“The Forbidden City”以及“China from Above”等精彩纪录片,精心挑选能对接“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应用于课堂教学,从新颖的视角击中学生的需求。在丰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将基于中国文化的内容自然而然地融入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唤醒他们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3]

(三)加强教师思政学习,提高教师思政素养

新时代下的教改,对教师个人成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4]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的提升,必须采用“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方法。“内”指教师需要提高自我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党性教育、交流研讨、主题实践等活动。同时,自觉学习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了解文化、价值取向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外”指学院要为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创造条件,制定相应制度并提供条件来帮助专业课教师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也间接打破思政课“孤岛”的困境。例如,可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做课程指导,共同备课,指导和帮助专业课教师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此外,还可以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共建团队,形成课程思政结对制度并常态化运行,共建和共享教学资源。这些做法都能有效帮助提高教师思政素养,促进课程思政的开展,将思政元素隐形融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既能丰富课程本身的内涵,又能引导青年学子以批判的眼光学习西方文化,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灯草老爹回答说:“太君,烧这三窑瓦我可用心了,坯是最好的坯,柴是最好的柴,火候把得好,出窑的时候,这瓦啊,一敲响当当!”

(四)改革考核内容与方式,建立新的激励机制

考核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和促进教与学的有效途径。传统的考核模式不够科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阻碍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为了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获得感、成就感,需要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并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例如,可以将师生的实时互动和课堂参与纳入考核范围,同时,将课程思政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思政与语言学习的自然融合,把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与考核挂钩,引导学生实现学习观念与学习效率的双重转变。[5]

三 结束语

“大学英语听力”等语言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拓展教学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但单纯的从语言技能角度进行教学模式革新太过狭隘,亦不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对教改的要求。只有从课程思政视角下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将思政教育“无痕”地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实现课程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才是最具格局的教学模式革新。才能最终实现“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润物无声的隐性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彭静.课程思政视角下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108.

[3]王卉.基于泛在学习环境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4-55.

[4]谢辉.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N].人民日报,2019-09-09.

[5]聂春阁,徐辉.浅谈英语课程思政[J].卷宗,2018,(17):149.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9)12-0060-02

收稿日期:2019-10-09

作者简介:李弢(1971-),女,辽宁沈阳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校:张京华)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nkjxyxb.cn/qikandaodu/2020/0519/335.html



上一篇:从命名论《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的演化
下一篇: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投稿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版面费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